顯示具有 再忙也要學英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再忙也要學英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06-27

科學人官網--訓練聽力及認識字彙的好所在

暨之前"A Free Way to Learn English: CNN Student News"發表之後

引起廣大迴響,最近又找到能夠訓練聽力又增強字彙的好網站: Scientific American Podcast


進到網站裡一共可發現四種不一樣的podcast分類

介紹如下:


前三種除了可以播放外,還有原文(transcript)可以參考。


第一種是60-second Science(六十秒科學),以一分鐘左右的時間介紹一則科學相關新發現,每日更新,內容包羅萬象。


第二種是60-second Psych(六十秒心理學),以一分鐘左右的時間介紹一則心理學相關新發現,每週更新,內容也是相當有趣。

例如最近一篇的報導就指出旅居國外的人比住在國內的人有創造力。


第三種是60-second Earth(六十秒地球),以一分鐘左右的時間介紹一則環境科學相關新發現,每週更新,是關心環境議題的朋友不容錯過的。


第四種是Science Talk(科學訪談),比起前三種短文式的,這是比較長的,且是談話性質的。因為沒有transcript,所以只能靠耳朵啦!


綜合以上,根據個人經驗,60-second Science速度最快,其他三種屬於正常速度。你自己可以比較看看!


介紹完畢,接下來談談我自己是怎麼使用以上podcast做聽力及字彙訓練的呢?



首先播放podcast,先聽過幾遍之後,抓到報導的主旨之後,才開始逐字逐字地把它打出來,遇到不清楚或太快的地方就反覆地播放,直到真的聽不出來為止。


大約經過了20分鐘,通篇都打完之後,接下來和原文核對,標出剛才遺漏的字詞。


最後再把podcast播放一遍,欣賞自己修改過後的作品。



為何要這樣做呢?


如果沒有這個步驟,假如邊聽邊看,其實自己並不知道聽到的哪一個字是盲點,經由這樣的反覆練習,除了能提昇辨別native speaker的字與字之間連音的能力外,還能夠猜出不熟悉的字彙的拼音。以下便是一個例子。


原文如下:


A team of archeologists working in Jordan has made a discovery that represents a new chapter in the story of our ancestors' move from foraging to farming. The researchers unearthed an ancient granary. The round, mud hut dates back more than 11,000 years. A raised floor was key for keeping grain dry and out of reach of hungry rats. But what makes the find so special is that the granary was built a thousand years before people ate domesticated crops. The report appears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researchers found caches of wild barley and oats inside the structure. Such evidence of a dedicated food-storage edifice has never been recorded from the pre-pottery Neolithic age. The investigators say this selectiv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wild plants shows behaviors that led to agriculture. What’s more, the granaries were built in-between houses and buildings used for food processing, which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e permanent settlements. By stockpiling a food surplus, our predecessors produced a new societal structure and curbed their wandering ways. Which then led to today’s foraging for junk food in supermarket aisles.



把自己聽譯出來的段落和原文比較後用顏色標出不同點。


A team of archaeologists working in Jordan has made a discovery that represents a new chapter in the story of our ancestors’ move from forging to farming. The researchers unearthed an ancient granary. The round mud hut dates back to more than 11,000 years. A raised floor was key for keeping the grains ?? out of reach of hungry rats. But what makes the finding so special is that the granary was built 1000 years before people ate domesticated crops. The report appears in the ??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researchers found caches of wild barley and oats inside the structure. Such evidence have dedicated to food stores and ?? have never been recorded from the prepottery kneel of gate The investigators say that the selected cultivation of management of wild plants shows the behaviors that led to agriculture. What’s more, the granaries were built between houses and buildings used for food processing which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re permanent settlement. By stockpiling the food surplus, our predecessors produced a new societal structure and curve the wondering ways, which then led to today’s forging for junk food in supermarket aisles.


接著將錯誤的地方查字典加以釐清


forging --> foraging 這個字是我沒看過的,但聽起來很像。搜尋的意思,特指搜尋食物。eg. forage for food


date back to --> date back 往前數多少年不用 to


dry: 這麼簡單的字竟然聽不出來,唉唉...


finding --> find 也可以當名詞,隨機找到的有價值的東西。findings是指研究新發現,永遠都是複數。


......


一天一篇,這樣子下來,又累積了不少新字彙呢!


所謂讀書靠自己,主動出擊,更印象深刻!


你也來試試吧!

Read more...

2007-09-16

Jolin文法錯誤?中天新聞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

今晚七點的中天新聞報導了有關Jolin網站上留言文法凸槌的新聞
報導指出
Jolin留言給網友的一句話:He would be excited to meeting you. 文法有誤
應該是He would be excited to meet you.才對
基本上會把這個話題當新聞已經是一個相當可笑且無聊的報導了
而其解釋更是笑掉觀眾的大牙
新聞說正確文法應該是:介系詞to + 原形動詞
當場看了真的差點沒暈倒!

to在這邊怎麼會是當介系詞呢?
原形動詞前面應該是不定詞才對
如果新聞硬把to當作介系詞
那Jolin把meet加上ing是相當正確的!
因為to當作介系詞時動詞是要加上ing的
例如: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是正確的
所以正確的解釋應該是:不定詞to + 原形動詞 才對

中天新聞要刮別人的鬍子之前,
是不是要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呢?

沒有人說網路上講英文一定要用正確的文法
但新聞裡使用的英文才真正要用正確吧!
台灣會上Jolin網站的人多還是看新聞台的人多呢?
何者影響較大可想而知
而誇張的是新聞中誤用英文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 最佳拍檔馬英九vs.吳伯雄
vs. 在英文裡面是對抗(versus)的意思
結果不知道的人往往拿來當作是&(and)使用
結果令人啼笑皆非
馬英九怎麼會對抗吳伯雄呢?還沒選就內訌了?
除此之外
光是vs.的拼法就有好幾個版本
正確拼法是vs.
拼成[vs] [v.s.] [VS] [V.S.] [Vs.]都是不對的

而且新聞應該指出台灣人更嚴重的問題是害怕文法會出錯而不敢說英文
況且Jolin這樣寫
明顯的是一個速度太快上的筆誤
而且並沒有誇張到因為文法不好以致於網友看不懂其留言內容
所以報導這則新聞的居心何在?
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相關閱讀:中天新聞-菜英文?蔡依林英文留言給粉絲凸槌

Powered by ScribeFire.

Read more...

2007-08-27

A FREE way to learn English: CNN Student News

student-news (by Victor@tw)
喜歡自學英語的人一定不能錯過的網站:CNN Student News
CNN Student News播出的時間為每星期一到五
網站上除了有影片外
更可貴的還有影片內容的transcripts
實在是學習英語的好工具

學英語到某個階段
是不是開始覺得學習停滯?
單字量不增反減?
聽力與口說大為退步?

想要短時間內充實字彙(通常是準備檢定)
一般人會去買那種整本都是字彙的單字書來死記
但是年紀一大
光是記憶並無法讓字彙停留在腦中太久
但除此之外另一個選擇
就是廣泛閱讀(需要日積月累)
透過context來記憶單字及其用法
另外,主動性的勤查字彙會更印象深刻

想要有聽力的訓練
也許可以去買市面上很多的廣播教學雜誌,例如我就選了CNN互動英語
可是它的防拷貝機制讓我的laptop光碟機讀到吐血都讀不到!

剛才在CNN找到了這個網站讓我如獲至寶
之前我都是用iTunes訂閱CNN的Larry King Live的Podcast
以及Anderson Cooper 360
再到CNN Transcripts網站上找尋該節目的transcipts
Larry King Live真的是好節目,以後再來談。Anderson Cooper則是為頭條新聞做詳細的剖析。

現在有了這個Student News網站
Transcipts和影片放一起真是方便
不過透過iTunes訂閱Student News的Podcast是最方便不過了

說了一大堆還不如實際操作一次

使用Student News
方法一:直接登入Student News網站

  1. 按下Quick Guide and Transcripts,就可以看到一個禮拜份的節目
    student-news-p1 (by Victor@tw)

  2. 點選個別的節目,可以在Read與Video做切換。
    student-news-p2 (by Victor@tw)

優點:
Transcipts和影片放一起,方便直接,可以看一個禮拜份的節目,如欲下載,可以使用Orbit軟體下載FLV格式的影片,並使用FLV播放軟體觀看(教學按這裡),推薦使用Wimpy Desktop FLV Player
缺點:影片比例怪怪的,人都變胖了,網路慢會lag。


方法二:登入Student News網站配合iTunes Student News Podcast訂閱
  1. 下載iTunes[按此進入下載頁面],不用填email,直接按下載即可。
    itunes-website (by Victor@tw)

  2. 安裝iTunes,按下一步就對了,安裝語言可以自己選中文或英文。

  3. 安裝完畢打開iTunes。

  4. 如圖點選Advanced>Subscribe to Podcast
    step1 (by Victor@tw)

  5. 填入訂閱網址http://rss.cnn.com/services/podcasting/studentnews/rss.xml
    step2 (by Victor@tw)

  6. 點選左邊的Podcast,點選GET,就會開始下載,下載時會出現橘色下載小圓點。
    step3 (by Victor@tw)

  7. 點選左邊STORE目錄下的Downloads,可以一覽下載進度。
    step4 (by Victor@tw)

  8. 下載完成,回到Podcast,對剛剛下載的檔案按兩下即可播放。

  9. 如果有iPod Video,還可以傳輸到上面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看。

優點:影片比例4:3,而且自動update,影片下載至電腦中,想看幾遍就看幾遍。
缺點:佔硬碟空間(除此之外想不到別的)。


如何訓練聽力?
  • 先看一遍transcript
  • 再看一次影片
  • 最後一邊看一邊聽
  • 如此反覆練習可以訓練聽力
如何增加字彙?
  • 勤勞一點,自己查單字
  • 勤做筆記
你有沒有其他的使用方法或者學習英語的小撇步呢?歡迎分享!

Read more...

2007-02-06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Cheers雜誌是這樣翻的:
「常保飢渴求知,常存虛懷若愚。」

剛剛進去finki的網路日誌,看到了一篇由賈伯斯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上所發表的演說,鼓勵同學要相信過去的經歷,終究會在未來產生影響,並且常保飢渴求知的心,謙虛以對。



英文演講稿全文刊登在史丹佛大學的官網。
中文翻譯〈傾聽你的心跟直覺,找到所愛〉由Cheers雜誌取得授權,全文刊登於Cheers官網。
如果有興趣將影片下載下來,請參考iT's mY ShOW的文章〈如何下載YouTube或Google Video的Flash影片〉

相關閱讀:Steve Job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Read more...

2007-01-08

[轉載] 開會要解決問題 不是要練習英文

⊙李宏謀

報載北市府人事處創各級政府之先,上週召開市府一級機關人事主管會議時,要求與會人士全程以英語發言,希望帶動風氣之先,讓北市能夠加速國際化的腳步。筆者擔心,台北市政府的主管會議將淪為作秀場,而且北市行政效率將更為不彰。

目前台灣一般百姓的英文能力,充其量只有打招呼的口語水準。在這種條件下,開會時如強迫只能使用英文,不僅將導致議題討論的膚淺化、更會讓錯誤英文到處充斥。試想,開會時當遇到不會用英文說的時候,最可能的對策,就是不說了。另一方面,即使說話者滿口漂亮英文,其他與會者在似懂非懂之下,如何能深入探討各項議題?更可慮的,如為了面子,有人可能用不是英文的「英文」亂說。最近在某警政單位的「全英語」晚會裡,表演者就把「捉姦」說成 catch monkey (台語「抓猴」的直譯)。這種所謂的英文晚會,對英文學習其實只有傷害而已。

近年來由於作秀式雙語環境的政策,錯誤英文已隨著雙語招牌的到處林立更加散佈。舉高雄澄清湖為例,整個湖畔走一圈,可發現至少一半以上的英文標示都有問題,有的更錯得離譜。划船場裡有個「未穿救生衣不准登船」的標示,英譯是:No life jacket is allowed to be on board (救生衣不准登船)。

澄清湖畔雙語標示的錯誤,在台灣絕對不是個案。今日台灣到處可見「台製英文」在社會上流通,如電視台節目主持人要觀眾「看一段VCR 」(看一段錄影機?)這種錯誤英文出現的機率,很可能會隨著「強迫只用英文溝通」的政策更趨嚴重。

當然,要求某些特定人員,尤其是各行各業的領導階層具有用英文溝通的能力,是絕對必要的。筆者絕對贊成台北市府提供員工學習英文的管道,但是開會的主要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要練習英文應該另有場所。規定開會時只能用英文的政策,將使市政議題的討論膚淺化,而且有使錯誤英文更加氾濫的隱憂。

記得游錫堃當行政院院長時,曾喊出幾年內要讓英文成為官方語言,馬市長當時批評說:不可能,也不需要。不知道為什麼北市現在卻附和起這種作秀式的花招來了?(作者為高雄師大英語系副教授)

來源 2006-10-4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Read more...

  © Blogger templates The Professional Template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